目前,我国煤矿井下人员定位主要采用区域定位,其定位精度和效率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矿井生产管理的需求。中国的煤矿安全状况越来越让人忧虑,面临这样一种情况,建立现代化与可靠安全的煤矿井下精确人员定位系统技术,不但能够有效避免部分煤矿事故产生,还可以促使灾害发生以后救援工作效率的提高,进而将灾害事故可能导致的损失降低到最小。推广与使用了定位精确度更高的矿井精确人员定位系统。
山东新云鹏KJ936精确人员定位系统组网结构特点
1.组网结构传统方式
采用RS485或CAN总线结构组网,定位分站彼此间用通信电缆串接,总线型拓扑结构与控制中心服务器连接,多采用双向半双工数字信号传输,最远距离可达10km。采用接口RS232与CAN或RS485信号之间的转换,完成分站与中心站之间的通信。
优点:网络结构简单,易于网络扩展,设备少、造价低,安装和使用方便,单个节点的故障不会涉及整个网络。
缺点:总线传输距离有限,远距离传输需加装中继器进行信号放大。故障诊断和隔离比较困难,传输介质出现故障时,就需要将整个总线切断,易于发生数据碰撞,线路争用现象比较严重。如:通信电缆断线故障时会引起串接的后方定位分站通信中断,通信线缆短路时引起前方定位分站故障等问题,总线型组网结构的人员定位系统维护难度大,系统稳定性较差。
2.接入工业环网的树形组网结构
这种组网结构就是将人员定位系统原有的RS485 和总线传输方式,通过转换模块将传输协议转换为 TCP/IP 协议后,接入由网络交换机和光缆组成工业以太环网。
优点:易于扩展,容易在网络中加入新的分支或新的节点。易于隔离故障,如果某一线路或某一分支节点出现故障,它主要影响局部区域,因而能比较容易地将故障部位跟整个系统隔离开,保障了数据的传输安全性,这种组网结构在减少了大量通信电缆投入的同时,提高了人员定位系统稳定性高,易于后期对系统的维护和管理。
缺点:树型拓扑的缺点与星型拓扑类似,若根节点出现故障,也会引起全网不能正常工作。
山东新云鹏KJ936精确人员定位系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与手段。实现了环境信息的采集和工作人员的定位,提高了煤矿生产的安全性。并且,还能够对煤矿井下人员施工情况展开及时有效的监督与控制,使用信息化方法与手段科学且合理的管理煤矿有关工作人员,从而促使煤矿生产效率提高。